4月24日至26日,2025 “数据中心运行与管理专业”建设研讨会暨全国专业建设联盟筹备组启动会在广东韶关顺利召开。
本次会议由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南方分院和广州分院、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会指导、中锐网络及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韶关华韶数据谷共同主办。来自数据中心行业领域的专家学者、职业院校代表、企业专家等三十余人齐聚一堂,围绕数据中心运行与管理专业建设、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当前,新一代信息产业及人工智能产业正以星火燎原之势席卷全球,大模型训练、智能 驾驶、智慧医疗等应用场景不断落地,背后海量数据的存储、处理与传输,都依赖智算中心和数据中心这一“数字底座”稳定高效运行。据工信部数据显示,到 2025 年,我国数据中心算力总规模将达到 300 EFLOPS(每秒百亿亿次浮点运算),这一爆发式增长必然催生对专业运营维护人才的巨大需求。
同时,随着 “东数西算” 工程纵深推进,国家也发布了《新型数据中心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深入实施 “东数西算” 工程加快构建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来推动这一新兴产业的发展。“数据中心运行管理专业”在此背景下诞生,作为计算机网络专业与人工智能、大数据、信息安全、信息通信等多学科交叉融合的产物,该专业目前已在全国多所高职院校设立,此次的会议正是凝聚了政校行企多方专家就推动这一新专业的发展凝聚共识、谋划新篇。
实地调研探产业前沿,校企对话明培养方向
4 月 25 日上午,与会嘉宾实地走访粤北大数据产业学院、粤港澳大湾区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深入考察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智能运维系统、算力调度平台等核心场景。在参观过程中,嘉宾们与企业技术人员就 “数据中心运维岗位能力要求”、“新型技术在教学中的转化应用” 等问题展开即时交流,为优化专业课程设置积累第一手产业资料。
专题报告与研讨结合,凝聚专业建设共识
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会数字基础设施分会秘书长钟少梅、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志、中锐网络教育公司销售中心总监陈里青在本次会议上发表了致辞。他们分别分别从行业政策导向、院校专业建设定位及企业产教融合实践角度表明数据中心产业对人才的迫切需求,提出构建 “政校行企” 协同育人机制,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升级的期望。
▲深圳市数字经济产业促进会数字基础设施分会秘书长钟少梅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副校长张志
▲中锐网络教育公司销售中心总监陈里青
中国信通院广州分院大数据与数字经济研究部主任何志豪作《智算中心产业发展形势及人才需求分析》主旨报告,聚焦智算中心产业发展趋势,分析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建设进展,指出 AI 算力需求驱动下数据中心向“智能化、集群化、绿色化” 转型的必然方向。结合产业调研数据,揭示智算中心运维、算力调度、算法优化等岗位的人才缺口及能力要求。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智慧园区产业学院执行院长黄君羡从以院校实践为例发表《数据中心运行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题报告。围绕 “岗课赛证” 融合体系,介绍课程资源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及校企合作模式,分享人才培养方案。
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主任邓勇结合院校地处 “东数西算”枢纽节点的区位优势,介绍《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数据中心运行与管理专业建设思路》,聚焦韶关数据谷产业资源,打造“政校行企”四方联动的产业学院,以“智能运维”、“绿色节能”为专业特色,强化实训基地与企业项目对接,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服务区域数据中心产业发展。
中锐网络网络产品线总监廖程鹏系统阐述产教融合背景下的人才培养体系构建思路,围绕政策、产业、人才需求驱动,分享专业定位、课程资源、师资培养的等建设思路及建设路径,强调以企业真实项目为载体,培养具备智能运维、算网融合等核心技能的高技能人才。
联盟筹备组正式成立,全国协同育人开新篇
随后,会议举行 “数据中心运行与管理专业建设联盟筹备工作组成立仪式”,标志着首个聚焦数据中心职业教育的跨行业协作平台正式启动。同时针对数据中心运行与管理专业的“产业调研”、“专业标准建设”、“人才培养方案”、 “课程体系开发”、“实训周案例”、“技能大赛”等议题展开讨论,发布了2025年的建设任务清单,旨在产教深度融合,共商专业建设实施路径。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为数据中心产业与职业教育搭建了资源共享、协同创新的交流平台。随着数据中心专业建设联盟筹备工作组的工作推进,产教各方将在标准制定、课程开发、实训基地建设、技能竞赛等领域深化合作,持续完善 “产业需求导向 — 教学标准引领 — 校企协同实施 — 质量评价反馈” 的育人机制,形成首批可推广的专业建设成果,为培养 “懂技术、会运维、能创新” 的复合型数据中心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作为本次会议的发起方及主办方,中锐网络将不遗余力地继续为数据中心产业的人才培养做出积极贡献。通过依托锐捷产业生态,我们将把最新的技术和研究成果,特别是围绕数据中心网络和光通信等网络通信基础设施领域的前沿技术,以及信创产业、元宇宙、视联网、智慧空间、智能制造等领域的AI应用成果,与人才培养方案紧密结合,将这些先进的技术和应用融入到专业建设中,为培养更多具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专业人才提供有力支持。